石书臣: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9-03-12浏览次数:2974

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过程中,上海率先提出了“课程思政”理念,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结合,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提高了育人效果。现在,国内许多高校相继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但是,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把握上,还存在一些不同看法和模糊认识,需要加以辨析和深化,从而充分发挥二者的各自独特育人优势和作用。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内涵演进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核心内涵都是育人。从育人的概念到“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和演进,体现了对高校育人本质的深化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要求。

一般认为,育人即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培养。这也是育人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育人的认识日益深化。首先,育人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全面,育人的目的是使教育对象获得全面发展。而且,育人的内容结构是一个有机整体,知识传授和思想价值引领是相互渗透的,既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机械地进行分解和分工,也不能把育人窄化,简单地理解为就是育德或德育。其次,育人的本质在于思想价值引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各类各门课程都要始终贯穿思想价值引领的主线。所谓教书育人,强调的就是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价值追求。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以下简称“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再次,育人工作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环节要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微信公众号:思政学者)2017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中共教育部党组201712月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进一步指出:“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这对高校育人工作提出了更加全面的、整体性的要求。

课程育人是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位列“十大育人”体系之首。所谓课程育人,就是在课程教学活动中进行育人。中央16号文件强调:“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实际上就是强调课程育人在育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课程育人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主渠道。

所谓课程德育,即课程育人中的德育内容(育德)。在课程育人中突出课程德育,是对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重知轻德现象的反思。有学者认为,“通过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进行道德教育即为课程德育”,“学生在对自然、社会、自我的认知过程中获得道德启迪,培养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正确态度,并与之形成和谐的关系。课程德育通过学生在校最主要的活动——课程学习来进行道德教育”。[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强调,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实施课程德育,可以促进各类各门课程增强育人意识,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强化思想价值引领;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更好地发挥德育课程的德育主渠道作用。

思政课程,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课程是课程德育中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是课程德育的主渠道,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中央16号文件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这一表述不仅充分表明了思政课程在课程德育中的重要地位,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鲜明底色,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

课程思政是落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体现。“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2]“课程思政”也是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有研究者认为:“课程思政在教育理念层面的突破,集中体现在将所有课程的教育性提升到思政教育的高度,表明课程教学目标之首要是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3]“课程思政”不仅定位在“大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内容)的育人体系,而且具有明确的政治要求和战略意义,正如《意见》所强调的,“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因而,“课程思政”实际上是课程德育的升级版,是对课程德育的政治提升,是高校保证正确办学方向、掌握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本质联系

“课程思政”理念提出以来,对于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如何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联系,是当前贯彻“课程思政”理念的一个应当注意的问题,需要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高度来深刻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本质涵义都在于强调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而二者具有内在的本质联系,需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协同效应。

1.任务和目标上的共同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 相关政策文件中也多次强调要“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必然要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和目标。早在199510月,原国家教委印发的《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就指出:“‘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角度也指出:“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并非只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的课程观强调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各门课程的教学和改革,正是体现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要求,担负着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职责,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忽视的课程面最广、更加贴近学生学习实际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一个“课程思政共同体”,共同担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着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作用,二者的共同目标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方向和功能上的一致性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方向和功能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都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发挥育人功能。同时,这里所讲的方向和功能上的一致性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 毫无疑问,这里所讲的同向同行的明确指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向”与“行”。要做到同向同行,首先必须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向”与“行”的内涵。简而言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向”就是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行”就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6] 这里强调的同向同行,实际上是指各类各门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一道,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形成协同效应,增强育人合力。(微信公众号:思政学者)这是对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脱节现象的现实反思。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上存在误区,片面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其他课程主要进行知识教育,结果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的脱节,思想政治教育成了“孤岛”,不仅忽视了其他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也难以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领航作用。为此,必须强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同向同行的本质要求,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领航作用,也真正把“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3.内容和要求上的契合性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本质上都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无论是思政课程中的思想政治理论内容,还是其他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同时,在课程结构上,思政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落实“课程思政”的一个组成部分。“课程思政”是通过包括思政课程在内的所有课程来实施的,它要贯彻到高校各类各门课程之中,不能把“课程思政”片面地理解为非思政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思政”不仅对专业课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固有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应履行好思想政治教育职责。根据“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样要贯彻“课程思政”理念,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和功能,而且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在“课程思政”中发挥主导作用。一是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性,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防止出现“迎合化”、“中性化”、“自由化”等思想政治教育假象。二是要注重把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积极发掘专业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探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与专业知识点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善于采用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教学案例,鼓励学生以各自的专业特点参与教学,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不同侧重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虽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二者又有不同侧重,需要加以区分,防止在实践中出现偏差。只有这样,才能同时发挥好“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两个方面的育人优势。要“准确把握不同性质课程特点,既牢牢把握思政理论课的核心地位,又要充分发挥其他所有课程的育人价值”。[7] 否则,就会出现要么把专业课程“思政化”,要么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倾向,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1.“思政”内容的不同

“课程思政”的“思政”主要侧重于思想价值引领方面,强调在各类各门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和通识课)中增强政治意识和加强思想价值引领;而思政课程的“思政”侧重于思想政治理论方面,主要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把握“课程思政”的“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思政”的不同,主要是为了区分专业课的“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政”。由于“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和教育理念,要贯彻到各类各门课程之中,所以,不能将“课程思政”等同于“专业课程思政”,也不能等同于“思政课程”。在贯彻“课程思政”的课程观的改革实践中应避免专业课“思政化”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化”的倾向。所谓专业课“思政化”,是指虽然在专业课中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和功能,但是却忽视了专业课的教学特点和教育规律,结果把专业课上成了一门类似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化”,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片面扩大通识性内容,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中心内容讲解不到位,甚至淡化教学内容的意识形态性,结果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成了通识课。

提出“课程思政”,目的在于在所有课程中特别是在专业课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而如果在“课程思政”改革中出现了上述种种倾向,那就违背“课程思政”的初衷了。

2.课程地位的不同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二者地位的不同,是从不同角度相对而言的,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两个“主渠道”的“思政”定位。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问题,相关政策文件中均明确指出和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这两个“主渠道”并不矛盾,二者是从不同角度而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要是从课程角度而言的,意在强调在各类各门课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课堂教学主渠道,主要是就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环节(或途径)而言的,在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诸多育人环节中,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微信公众号:思政学者)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到课堂教学主渠道的意义就在于,在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课程思政”,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二是“同向同行”的课程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和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毫无疑问,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同向同行的主导方面,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发挥领航作用的课程载体,必须首先建设好。为此,《意见》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完善教材体系,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而其他课程则是同向同行的协同方面,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发挥其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共同体。这正是在思政课程基础上提出“课程思政”的意义所在。

3.课程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优势的不同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课程,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德育课程,主要支撑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因而在对大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而且对学生全覆盖,学生受益面大,所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大部分课程属于专业课和通识课,既有必修课,也有选修课。除了思政课程以外,多数课程的授课对象是部分学生,学科支撑多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与思政课程相比,专业课和通识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隐性的,是通过其所蕴含的思想道德追求、科学精神、爱国情怀、优秀传统文化、人格培养等内容,对大学生发挥思想价值引领作用,并在贴近学生专业、提供鲜活案例、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性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有研究者从课程德育的角度认为:“课程德育实质上是隐形德育,利用非德育课程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德育资源开展道德教育,具有隐蔽性、渗透性等特点,这也是通过专业课程开展道德教育的一大优势所在,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渗透蕴含于其中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训练时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选择。”[8]

因而,“课程思政”的课程观,虽然强调把思想价值引领放在首位,但不能替代专业知识的学习,不能把专业课“思政化”。只有明确“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不同特点,才能充分发挥二者各自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育人优势,形成协同效应,增强育人合力。(责任编辑:赵静思王娜娜    校对:耿春晓)

参考文献:

[1]周晓静.课程德育:走向整合的学校道德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2009(2).

[2]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

[3]邱开金.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路该怎样走[N].中国教育报,2017-03-21.

[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5]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6]石书臣.同向同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2017(7).

[7]邓晖,颜维琦.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上海探索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N].光明日报,2016-12-12.

[8]詹鹏,邵献平.论课程德育与德育课程的融合——构建高校德育教学共同体[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文章选自《思想理论教育》2018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