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办公会会议纪要【2018】17号
时间:2018年12月17日
地点:图文楼1006
负责人:姚庆文
主持人:潘安霞
出席:方四文、田洪芳、陈晓琴、胡建虹、王新、束梅玲、吴志强、王丽萍、肖新华、滕业方、徐伟、胡兴国、蒋正炎、薛茂权、邢凯岭、孙洁、王静芳
记录:戴丽兰
一、专题学习
《中国教育报》的徐冬青《教书育人是大学的天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并朝普及化方向的发展,学术下移、知识下沉,大学逐渐揭去了“象牙塔”的神秘面纱,知识不再垄断,而在大学的功能诸如科研、智库、社会服务、市场适应、国际化等不断增生中,大学与国家、市场、学生的关系复杂而多元,尤其是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大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挑战既有对大学教师专业能力的挑战,更有对大学教师如何克服市场诱惑,坚守大学育人为本、履职尽责的挑战。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部分高校教师的“个体户”“自留地”“小作坊”式的生存状态,显示大学存在的育人弱化问题。原本作为大学天职的教育教学,急需补位,更需复位。何以复位?在笔者看来,根本在于价值回归、机制保证、待遇激励和主体定位。
价值回归。大学本体功能在于其育人价值。其他功能都必须以其教学本体功能为基础才可能获得存在的合法性。科研和社会服务只有以育人为前提,大学价值发展才不会偏离轨道。失去了教育教学必然失去了大学的价值根基,大学的良心自然不在。
机制保证。回归大学育人价值需要制度保证。当前,大学发展中人才培养计划不断出台,大学涌现出大量的领军人物,他们在科研、社会服务、国际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在我们倡导和选拔培养这类人才时,也要在满足一流大学的科研等需求外,激励各类杰出人才走上本科教学的第一线。让大学以教学为天职,以育人为根本,不成为一句空话,必要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建设是制度保证。
待遇激励。与价值和机制相匹配的则是待遇激励问题。搞好大学资源投入,将办学投入真正向一线教学倾斜,改变大学投入结构,实施倾斜政策,真正将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放在大学日常工作的重心。实施重点投入、抓好长效机制,将各类支持计划都转向教育教学第一线,在待遇激励机制建设中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引导大学教师将工作重心和精力集中于教育教学工作上来。
主体定位。恢复大学作为学习之地的本来模样,让大学生作为求学者,居于大学学习的主体地位。相对于求学者,大学是一种学习服务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训诫者。这需要在大学办学评价导向中要有客户服务意识,学生作为学习的当事人的评价权利和地位应该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培育学习者“用脚投票”的机制,树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是大学育人天职的应有之义。
只有在真正的育人中才能实现育己,才能彰显大学的内在价值,否则,成就越高,地位越高,离育人可能越远。
——节选自徐冬青《教书育人是大学的天职》(《中国教育报》 2018年12月12日)
二、沈治副处长布置教学常规工作
1.转专业工作。按照内容《关于做好2018级学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本周各二级学院必须将资格审查后的学生书面申请及汇总表集中交教务处。教务处将统计汇总全校学生转专业申请情况,组织拟转入二级学院审核并签署意见。各二级学院在签署意见前务必核实清楚学生的生源和招生类型,按照相关文件规定,不能转专业的不能签字。
2.实训计划安排工作。下学期18-19-2学期环节表和东区实训计划安排已经定稿,详见内网通知。东区现代工业中心下学期实训规模较大,参加实训的学生人数较多,实训基地的共享使用涉及面广,计划的调配工作十分繁杂,因此,计划下达后,原则上不再受理变动计划的要求。如确实需要变动计划,请严格按照要求:填写东区实训计划调整表,二级学院盖章提交教务处,东区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相应调整。
3.实验实训室安全检查工作。各二级学院均已提交实验实训室安全自查表、安全隐患台账、实验室安全工作报告,请各单位针对自查安全隐患请及时追踪、监督整改情况。
4.重修考试工作。在校生重修,提醒学生本周六按时参加重修考试。
5.教学规范。严格规范教学课堂秩序,严格审查调代课,请老师及时关注调代课的审批结果,务必在审批同意的情况下才能按照调整后的时间地点上课。
6.两项考核工作。各二级学院教学考核的材料和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结果本周分别交至教务处陈浩华和戴丽兰处。
7.两个工作量统计工作。教学工作量和实验室管理工作量的计算应严格按照制度文件执行。明年将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文件进行修订,尽量将遗漏的相关工作量写进文件,今后工作量计算严格按照文件进行。
三、潘安霞处长布置重点教学工作
1.特色项目申报。 明年特色项目立项申报,年底交立项申报书,特色项目包括: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重构,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创业项目培育,金课建设等。
2.专业建设规划。各二级学院制定2019年专业建设规划,规划明年拟新增专业和停招专业,做好2019级专业调研工作,为2019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做好支撑。
3.课程建设规划。按照学院3年400门课程的规划,每年都要有相应课程建设计划,到目前为止已上线课程有100多门。各二级学院要明确明年的课程建设目标,做好课程建设规划,思考“金课”的打造。
4.课堂教学改革。目前学院层面牵头的有胡格教学模式、“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各二级学院可开展具有本学院特色的课堂教学改革。
5.学生技能大赛。各二级学院现在定下明年学生技能大赛的夺金目标,争取比今年更好的成绩。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拟设赛项已经公布,请各二级学院尽早精心准备备战省赛,合理安排好训练时间,多交流多拉练。
6.教师教学竞赛。制定教学竞赛获奖目标,在学院层面明年将举办下列比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比赛、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比赛、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信息化教学比赛、微课教学比赛、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专创融合教学设计比赛。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明年的教师教学能力竞赛能冲出江苏进入国赛,争取历史新突破。
各教学单位于12月30日前将特色项目立项、专业建设规划、课程建设规划、课堂教学改革规划、学生技能大赛目标、教师教学竞赛目标交教务处。电子稿发邮箱jwc@czili.edu.cn,纸质稿正职签字确认后盖部门公章交教学楼 1201戴丽兰。
四、督导处张金兴处长布置督导工作。
1.明年对申报职称的老师不再进行集中的教学能力测评,而是作为督导的一项常规工作放在平时进行。
2.明年的督导工作将通过信息化平台开展,不需要递交纸质材料。今年的材料还请各二级学院尽快提交。
五、姚庆文副院长做进一步工作要求
1.学院将大力度推行高质量教学综合比赛,通过课程、课堂、能力等系列评比,将评比结果与岗聘、职称、考核挂钩,并且以赛促教,体现过程、体现效果、体现物化成效,促使老师真正回归课堂。
2.对于职称申报中的教学能力测评,不能只看一次打分结果,这项测评工作放到督导日常工作中后,可进行多次测评后得出综合评分,这样才符合教育规律,职称评分因此需相应抬高教学能力测评的分值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