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杨劲松
主持人:张金兴
出 席:潘安霞 林 伟 戚亚光 伍学雷 钱北军 田洪芳 方四文 滕业方
徐 伟 孙 洁 王 新 王丽萍 陈晓琴 蒋正炎
时 间:2015年1月19日
地 点:图文楼1012
记 录:王正华
一、督导室戚亚光教授宣读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人才培养工作常规督导检查报告(第13周~第18周)。
二、教务处张金兴处长布置近期教学常规工作
1、日常教学巡查工作。各系部每天安排1-2人负责本系部教师教学情况的日常巡查工作,于1月21日前将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的日常教学巡查表报送沈丹萍老师。
各系部及教务处要认真开展日常教学巡查,做好详细的检查记录,全面真实反映教学状态,并于每周一由系办负责将上一周检查的记录表收齐统一交教务处沈丹萍。
2、授课计划。(1)本学期要求教师(包括外聘教师、行政兼课教师等)将所承担课程(包括实验、实训)的授课计划表和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于1月28日前上传到学校正方教务管理系统;(2)理实一体化课程授课计划要将实践教学部分在授课计划备注栏标注上课地点;(3)实训课程计划表要明确上课的节次或时间段和地点;(4)实施课程改革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先要报教务处审批、备案,要明确上课班级、教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时间分配及教学安排情况。
3、调代课。根据学院有关文件,各系部及任何教师个人不得私自调课、停课、代课。有调课、停课、代课等情况必须及时到教务处办理调代课手续,未办理手续的一经查实,作为教学事故处理。
合班上理论课的课程遇有班级实训的情况,为确保课程教学时数,学院统一要求任课教师进行理论课调课,并办理调课手续,在合班班级非实训时间上课。允许任课教师不调课,分班进行教学。
4、竞赛项目审批。教师个人或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都必须事先办理申请、审批手续,批准后方可参加比赛,并在赛后及时将参赛材料与成绩交教务处陈浩华,年终不再集中统计比赛获奖情况。未事先备案批准的参赛成绩或培训(训练)不补办手续,不计工作量。
5、教师被听课安排。本学期继续进行教师被听课活动,请各系部于1月28日前将本学期被听课教师上课安排表报送教务处陆俊超,时间安排在第4周后。
6、学生补考。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不及格课程的补考时间为1月31日和2月1日。请有关教师将不及格课程的补考试卷于1月23日前交教务处李珺,各系部及班主任要及时通知课程不及格的学生带好证件准时参加补考。
7、学生转专业。学院于1月18日至1月27日集中受理2014级学生转专业申请和审批手续,请有关部门按《通知》要求及日程安排做好学生转专业工作。
8、教研室主任选聘。各系部根据内网《关于开展新一轮教研室主任选聘工作的通知》要求及时完成教研室主任选聘工作。
9、技能大赛表彰会。初定1月28日召开2014年技能大赛表彰会,表彰若干技能大赛教师先进个人和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三、杨劲松副院长布置近阶段工作重点
1、请教务处、各系部根据督导室督导检查报告中反映的问题与不足,积极整改。
2、各系部要加强内涵建设,统筹规划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专业(群)建设、院级品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信息化资源库建设等各项工作。
3、学院实行系部、教研室、教师三级考核制度,促进了全院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提升了质量工程的建设效果。教务处要依据教代会通过的《教师教学管理工作量计算办法》、《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文件,严格按照文件规定,做好2014年度教师教学管理工作量与教学工作量的核定工作。教师考核等级分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并确定相关比例,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提高,给考核等级较低的教师有更多的培训进修机会。
4、各系部要继续做好技能大赛等各类赛事的相关工作。从2015年起,包括学院“建军杯”技能大赛在内的各级各类比赛均实行参赛备案制度。学院只计算备案批准参赛项目的工作量,只给予政府组织的技能大赛的工作量补贴。教务处要认真总结“建军杯”技能大赛的经验和不足,竞赛形式要创新,要认真研究制订2015年度“建军杯”技能大赛方案。
5、教务处和各系部要认真思考2014级学生的教学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一步科学合理制定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6、各系部要高度重视课程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利用工作,以6门国家级共享课、50门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为基础,推进学院慕课平台(交互式网络教学平台)的资源建设与实际应用。
7、教务处要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绩效考核方案,做好2015年度实验室绩效考核工作。各系部要关注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认真清理、登记实验实训室资产,发挥实验实训资源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