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精神,总结和展示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创新提质实验基地建设阶段性成果,交流和分享典型经验,进一步提升基地建设水平,推动我省职业教育内涵发展。3月27日,2025年省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创新提质实验基地建设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晓东、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所长陈向阳、副所长夏英、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永年以及来自全省各兄弟院校的同行专家出席研讨活动。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秘书长李振陆、江苏理工学院炎培学院院长臧志军作为点评专家参加会议。我校校长杨劲松出席活动。
杨劲松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与会专家和同仁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近年来的学校办学成绩以及课程建设改革的创新举措和经验。他表示,本次活动为全省职业教育同仁搭建了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对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打造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课堂具有重要意义。
杨永年代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大会的举办表示祝贺,介绍了常州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他指出,本次活动是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创新提质实验基地建设的成果展示,也是一次全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智慧碰撞,必将进一步提升基地建设的水平,推动我省职业教育内涵发展。
张晓东从需要课程与教学的想象力、怎么借助人工智能、课程更应该具有文化性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做好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创新提质实验基地建设。他指出,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创新提质实验基地建设面临很大的挑战,同时也面临很大的机遇。他相信,通过职业教育同仁创造性地努力,在人工智能时代,借助信息技术支持,一定能把基地做得更优更强,为职业教育的孩子提供更好的生长和发展空间。
陈向阳所长从创新、提质、实验三个关键词出发,对进一步做好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创新提质实验基地建设进行了工作部署。会上,向入选2024年省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创新提质实验基地名单的12家中高职院校颁发了证书。我校智能控制学院申报的《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课程成功入选,这是继我校思政课入选省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创新提质实验基地之后,专业课再次入选省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创新提质实验基地。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等6家省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创新提质实验基地建设单位围绕课程教学创新提质实验基地建设思路、创新举措、实践路径以及建设成效等方面开展了经验交流。专家们对6家基地的创新实践给予充分肯定,对先进的教学理念、精心的教学设计、良好的教学效果呈现给予高度评价。
本次大会围绕开展教学实验、培育示范课堂、建设优质资源、强化教研引领、促进学生发展等主要工作任务,总结和展示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创新提质实验基地建设阶段性成果,交流和分享典型经验,促进基地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为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创新提质寻找新的发展坐标,谋划新的发展征程,对推动我省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学校聚焦内涵建设,不断加强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不断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紧跟产业和技术发展,强化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培养,优化“要素融合、素能齐进”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能力本位、行动导向、学为中心”教学模式改革,继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推进职业教育课程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常工业智慧”。